想要做好数据分析,最主要的得明确两点内容,首先是“论”也就是方法论,其次是“器”也就是工具。拥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方法论,明确自己的分析思路,是进行学生成绩分析的基础;在此基础上,利用一个顺手的工具实现自己的分析思路,用可视化的效果将其进行展现,我们也就得到了完整的学生成绩数据分析的完整流程。最后,我们将借助DataFocus这一BI工具,进分析结果进行展示。
接下来就给大家简单展示一下基础的数据分析思路:
1、首先是对于班级整体情况的分析。
(1)成绩平均分比较。通过平均分,我们可以了解到班级成绩在全校的位置。对于本班的成绩有一个整体的印象。同时为了避免有学生成绩过高或过低给班级成绩带来的偏差,可以只选取各班固定排名段的N名同学的分数作为比较。当然,除了平均分,我们还应该了解到学生成绩的中位数、方差等数据字段。
(2)过线人数比较。所谓过线人数,就是从全校学生中将成绩划出一个参考线。比如,取全校前200名为参考线,那么第200名同学的总分成绩就是过线分数,再计算出各个班级中学生成绩大于过线分数的人数。这是一个评价一个班级重要的指标,依据这个指标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哪个班级的情况较好。而且此比较方法非常公平。
2、班级内部学科成绩对比。就算是成绩很好的学生也可能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,常识一般认为,女生偏文科,男生偏理科。
(1)成绩分层对比。将本班学生的成绩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分组,统计各组的学生人数。这样分析后,班级内学生的分布情况就一目了然了。优秀的学生占班级总数为多少,差的学生占多少,班级内部学生成绩是否两极分化严重。
(2)学科平均分对比。通过班级学科平均分和校平均分的对比,将不同学科之间的难易度之间的差异进行抵消,综合比对本班的学科平均成绩,是否有较为凸出优异的学科或极度弱势的学科。
(3)过线人数比较。同样是划定一个参考分数,不过加入了学科字段,也就是将各学科第N名的学生成绩作为过线分数,各个班级中过线人数越多,则此门学科成绩也越好。
3、单独分析某学生的成绩。
单独分析一名学生的成绩就比较简单了,主要可以通过学生的名次和分数来评价,主要包括班级名次、校级名次或者是统考名次等;至于学生分数,可以绘制学生成绩的雷达图,代表每位学生的各学科能力情况。
上述介绍的分析都是基于某一次考试的成绩做出的,但仅仅根据一次考试成绩的分数是不够的,因为考试结果存在偶然性。因此,需要添加一个纵向的时间字段,分析历次考试的成绩信息,综合对比,从中发现进步和退步的信息。同时,不同学校还可能存在特定的考察字段,也可以添加进入分析流程中进行对比。
最后将所有的分析结果整理至一个大屏中,借助DataFocus数据看板自身携带的筛选、联动、跳转等功能协助优化整体分析的结果。
This guy is lazy,Introduction has not been set